起底“保健品新贵”NMN
2021-05-10 22:02:45来源:[db:来源]作者: [db:作者]阅读量:
在近年来的保健品行业,NMN(β-烟酰胺单核苷酸,简称“NMN”)无疑是最火的“新贵”。因国内外多个权威机构和杂志研究发现其有抗衰老的功效,受到大量消费者的追捧。该产品在欧美等多个国家通过注册之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并迅速通过线上平台流入到国内。
虽然国内多个学术期刊肯定了NMN抗衰老的功效,但其并未通过食药监局保健食品的“蓝帽子”认证,因此NMN在国内仍旧不具备合法身份。但这并不妨碍中国成为NMN原料的最大生产地,甚至在2020年出现了一批NMN概念股,其中包括友阿股份(002277.SZ)、金达威(002626.SZ)等,基因港等企业也借助NMN的势头提出IPO申请。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虽然NMN在国内不具备合法身份,但在各个电商平台上依旧可以看到各类相关产品在售,且售价极为高昂,平均每瓶售价均在700至上千元。记者从国内的生产商以及加工商了解到,NMN在国内不具备生产和销售资质,但很多工厂仍旧可以提供代工和贴牌,产品先是出口到港台地区,通过线上销售,再从港台地区直接邮寄回内陆地区完成交易。
另外,NMN已经成为暴利的“代言”。记者了解到,其成本大约在每千克1200~1500元左右,而市场上已经有产品卖到1200元/12000毫克,也就是每千克10万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钟凯认为,目前NMN在国内外均缺少临床数据,不足以支撑“抗衰老”的结论,市场NMN产品的噱头大于实际意义。
NMN的暴利路径
“β-烟酰胺单核苷酸是……可能对健康衰老发挥重要作用。”在某电商平台上,一款产自美国的NMN产品在功效中如是写道。在留言板上,有大量消费者询问吃了是否真的可以“变年轻”。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美国科研人员发现NMN具备“强化人体细胞功能”的作用,通俗的讲可以延缓功能器官的衰老。随后的几年,各类NMN产品开始陆续面市。由于NMN产品在国内仍旧属于没有批号的违禁品,因而市面上所有的NMN产品均通过海外进入国内,而经营这些NMN产品实际很多是国人,国内商家通过代理商授权在国外生产,再通过港澳地区以直邮的方式进入内地。随着消费者对NMN产品的追捧,大量厂家进入。因生产规模的扩大,使NMN成本降低,但终端价格却始终没有走低,大量贴牌厂商通过低价代工获取高额利润。
由于我国并未批准任何NMN产品的生产销售许可,根据《关于公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公告》,NMN作为维生素B族的衍生物被列入跨境购“清单”在跨境电商平台销售,且产品价格不菲,线上平台的NMN产品价格从700到上千元不等,从进口渠道来看,很多产品的品牌都是来自欧美国家。以金达威售卖的一款NMN产品为例,其售价为1200元/瓶,每瓶的净含量为200毫克×60粒,换算下来,其每毫克的价格为0.1元,每千克售价为10万元。
实际上,中国已经成为NMN原料的最大生产国之一。根据知网信息,自2020年以来,关于国内NMN的合成加工技术的专利达到了几十个。根据国内相关文献资料,在2010年之前,由于受工艺限制,NMN造价高达每千克3万元,但随着其功能性被验证,逐步实现了工业化。2010~2015年,NMN造价控制在每千克1.5万~2万元;2016~2018年,实现工业规模化后,造价下降至1万元以下,且在之后有望下降至5000元以下。而记者通过1688等平台联系了多家内地NMN生产厂家,均明确出厂价格可以低至1200~1500元左右。通过上述数据不难看出,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规模的提升,NMN的成本价格逐步下降。但即便如此,NMN产品的售价依旧较高,也带来了暴利。
记者向一位出售NMN散装粉末商家询问粉末是否可以直接服用,该客服告诉记者,“粉末的成分和成品胶囊是一样的。”但另一家成品胶囊的客服则告诉记者,自己的成品还有其他添加成分,更利于人体吸收和更有营养价值。
记者注意到,在网上还有诸多厂家可以提供从生产到贴牌的一站式服务,即在国内完成产品的生产加工至散装成品,再出口至港台地区或国外地区。通过上述路径,实际上就完成了部分NMN产品的生产销售路径。在香港注册公司,授权国内生产加工,出口至港台地区,贴加欧美国家注册的商标,再从香港直邮回国内,国内生产的产品摇身一变成为了进口NMN产品。此外,甚至有的代理商可以为客户提供美国品牌注册,以及在美国完成所有生产过程。
记者联系了一家位于美国的代工商,其告诉记者,可以自己在美国申请商标再贴牌代工,也可以使用代工商的品牌。从下单到生产再到运至香港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可,货至香港后将存储至厂家的个人仓库。在发生交易后,再从个人仓库出库,通过直邮送至买家手中。“这类产品不能走海关保税,所以不可能大规模运至内地,只能少量通过个人邮寄运送。”原料采购将由美国厂家全部负责。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代工商均告诉记者,国内是不可能生产NMN成品的,因为该类产品在国内并不合法,国外贴牌代工是唯一途径。
记者注意到,很多消费者也察觉到了此类问题。在很多商家的留言板下,都出现询问该品牌产品是否在国外药店出售的问题,但也仅有几个商家出示了代理产品在国外药店售卖的图片,大部分产品均仅仅展示产品的包装。其中,上市公司金达威也曾受到投资者的质疑,为何在美国注册的品牌却仅在中国销售,金达威的回答是“公司计划在2021年底前在美国推广销售”。
行业人士樊晓军告诉记者,虽然目前NMN产品具有很高的人气,但从保健食品行业来看,其规模仍旧有限,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高净值的年轻群体中,“目前,直销和会销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这也使得NMN这类新产品始终不能落地销售,导致NMN产品在国内受众始终有限,此外,由于NMN产品功效并不被监管部门认可,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以及监管盲区。”
资本助推下的“谎言”?
“未来希望能让国人以每天一杯咖啡的价格服用NMN。”基因港创始人王骏曾对外界表示。正在IPO的基因港,其主要业务就是生产和研发NMN系列产品。
2019年,NMN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到了2020年,NMN产品开始不断升温,大量的医美、保健品乃至化工类公司先后成为了NMN概念股。这些NMN概念股实际上是具备生产NMN原料能力的公司,其中,基因港控股在去年7月份宣布宁波工厂年产100吨NMN原料的项目即将投产,后续还将布局年产万吨的项目。随着产能的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NMN原料的最大生产国。
在中国市场,NMN产品完全依赖于线上的海外直邮,但仍旧有咨询机构对市场前景予以看好。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NMN成分保健品市场规模达51.06亿元,同比增长34.87%,预计到2023年将会以近70.25%的增速攀升至270.13亿元,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对于上述数据,樊晓军认为,这主要是国内NMN原料的产能规模较大,但在终端消费上,NMN的规模非常有限,即便在高峰时期,其在天猫的搜索人气也仅为4.5万,其受众还仅限于高净值人群。
但实际上,监管部门对NMN产品的监管正在日益加强。今年1月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排查违法经营“不老药”的函》,该文件明确了在我国境内NMN不能作为食品进行生产和经营,并要求全面排查。
钟凯告诉记者,目前根据资料来看,NMN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临床证据还不足以支撑“可以延寿”的说法,从实际来看,目前NMN产品属于噱头大于实际意义。
“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网”发布了一篇关于NMN的报道称:“传言中所谓的‘不老药’指的是烟酰胺单核苷酸,简称NMN,是一种维生素B族衍生物。NMN在动物实验中能够一定程度起到逆转生理老化的效果,但样本数量较少,如果要证实同样效果能在人体复现,需要再做人体试验,现在就称其为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过于离谱。”
记者注意到,金达威作为A股中为数不多的直接代理经营NMN产品的公司,曾多次受到投资者质疑。其中就有投资者询问金达威是否会将NMN申请为国内保健品,但金达威并未予以正面回应。
“就产品功效来看,NMN产品很难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成为保健品,因为国内保健品的功效仅限于27种,其中不包括延缓衰老。”樊晓军说,“但不排除未来会以其他功效通过审批,但一旦通过审批就意味着NMN产品在国内不允许有任何有关于延缓衰老功效的宣传。”
事实上,在中国,保健品行业一直都存在“造神”的问题,即过度渲染某一类产品的功效,由于近年来微商、直播带货的监管缺失,导致了此类问题愈发严重。近几年,包括肽分子、益生菌、青蒿素等产品都出现被商家过度神话的问题,导致部分消费者盲目购买,最终都是以权威和监管部门的澄清和重点监管才落下神坛。NMN产品最终走向何方,仍待观察。
相关文章
彩礼也能贷款?江西这家银行“彩礼贷”
车能贷、房能贷,稳稳的幸福也能贷? 彩礼开销不用愁,贷来稳稳的幸福。 3月16日,江西某银行推出的彩礼贷在业内刷屏。最高可贷30万元,年利率最低...
阅读: 169
2.77亿、920户!广东公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
经营贷等信贷资金违规挪用于房地产领域的情况正遭最强监管,加之多个城市不断升级楼市调控,明显抑制了各地楼市金三银四的热度。 根据市场公开报道...
阅读: 121
热门文章
-
1.起底“保健品新贵”NMN
- 1
- 起底“保健品新贵”NMN
- 2021-05-10
- 1
-
2.彩礼也能贷款?江西这家银行“彩礼贷”
- 2
- 彩礼也能贷款?江西这家银行“彩礼贷”
- 2021-05-10
- 2
-
3.平台经济怎么搞?中央的这次会议说清楚
- 3
- 平台经济怎么搞?中央的这次会议说清楚
- 2021-05-10
- 3
-
4.上海警方捣毁一售假保健品团伙,2200元的
- 4
- 上海警方捣毁一售假保健品团伙,2200元的
- 2021-05-10
- 4
-
5.2.77亿、920户!广东公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
- 5
- 2.77亿、920户!广东公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
- 2021-05-10
- 5
-
6.广东排查发现2.77亿贷款涉嫌违规进入楼市
- 6
- 广东排查发现2.77亿贷款涉嫌违规进入楼市
- 2021-05-10
- 6
-
7.首笔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业
- 7
- 首笔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业
- 2021-05-10
- 7
-
8.国家药监局:这款假冒“瑞果茶籽宝宝山
- 8
- 国家药监局:这款假冒“瑞果茶籽宝宝山
- 2021-05-10
- 8
-
9.果蔬薯类年损2亿吨!权威报告建议补齐农
- 9
- 果蔬薯类年损2亿吨!权威报告建议补齐农
- 2021-05-10
- 9
-
10.智联招聘响应整改:接受各方严格监督,
- 10
- 智联招聘响应整改:接受各方严格监督,
- 2021-05-10
- 10
热门图文
-
央行为什么突然送了市场5000多亿?
2021-03-22
-
印花税创新高,今年前两月税额暴增90%,
2021-04-20
-
威海驶往大连的一滚装船发生燃爆 事故原
2021-04-21
-
印度上千村民互扔牛粪送祝福!
2021-04-22
-
安利全面聚焦大健康赛道,让健康看得见
2021-04-22
-
中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2018年务虚扩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