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lass="__yjs_email__" 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
2021-05-04 08:26:45来源:[db:来源]作者: [db:作者]阅读量: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题:“全民拍”@年轻的你 请查收这份“避坑指南”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杨仕彦、林光耀、朱文哲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校园内外的年轻人遇到的“坑”越来越多。“成长路千条,避坑第一条。”在五四青年节前夕,新华社客户端“全民拍”栏目记者依托群众上传的线索,整理了一份年轻人专属的“避坑指南”,赶快叫上你的小伙伴一起来查收吧。
    花钱就能搞定?付费的“实习内推”涉嫌违法
    缺少实习经验,是在校大学生填写简历时最发愁的事情,所谓“名校难申,名企难进”,找一份合适的实习,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假期选择。
    然而,名企的“大厂效应”给实习带来“僧多粥少”的现实问题,“付费的内推实习”也应运而生。不少大学生不惜“斥巨资”,只为争取一个名企的实习资格。殊不知,这样的“内推”不仅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涉嫌违法。
    “之前想要找一家互联网大厂的实习,在网上搜索发现有人承诺可以帮忙获取内推资格。”大学生小白说,对方说自己是中介机构,手中有很多内推名额,保证能获得实习机会。“一番花言巧语以后,我加了他的微信,交了500元中介费后,内推却迟迟没有结果。”在小白的追问之下,对方改口称只负责推简历,企业收不收不关他们的事,小白这才意识到遭骗。
    无独有偶,网友“爱财少年阿t”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在网上看到了一条招聘信息,仔细一看才发现对方是中介。”他说,“对方说要先交200元才能告诉我招聘公司的具体信息,而且还要再交500元押金,干满一定时间才能退押金。”
    记者调查发现,社会经验不足的在校大学生是各领域中介的重点营销对象,年轻人很容易在中介“画饼”的承诺上踩坑。一些中介机构和电商运营平台打着“实习内推”的旗号推出五花八门的服务项目,从简历美化、技能培训再到职业规划,甚至声称能直接提供实习岗位乃至全职工作的内推,以此收取高昂的费用,实施聚敛钱财、虚假宣传和交易欺诈等不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上海申道律师事务所律师邱玥表示,法律禁止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劳动者收取招聘费用,企业对其内部人员的此类行为应有处罚措施,并承担相应责任。“求职者如果发现受骗,应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而相关的监管部门也要对此类‘付费内推’行为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邱玥律师说。
    想通过医美变身“小仙女”?专业资质要留心
    每天在社交媒体刷着精致照片的年轻人中,有不少人对自己的外表感到焦虑,青年女性的表现尤为明显。为追求外表的“完美”,医美成为不少青年男女的选择。可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医美机构欠缺专业的资质和能力,诊疗过程有风险,可能一不小心就“求美不得反自伤”。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记者看到这样一个判例:2018年6月,吴某某在一次玻尿酸整容手术中,因医方存在过错,实际注射针误入血管,玻尿酸进入血循环,吴某某术后遭诊断为右眼眼动脉阻塞、玻尿酸鼻部注射并发症、右侧额顶叶急性期脑梗塞、脑梗塞后出血。
    记者调查发现,像这样因行医资质不足产生的医疗纠纷还有很多,过分追求美丽而引发不良后果的例子并不鲜见,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消息 ,提升自身鉴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以前总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还有点自卑,美容院的美容师就给我推荐打玻尿酸、瘦脸针、文眉等各种项目,说是能够让我更漂亮、更自信。”网友“爱美小红”听了美容师的推荐十分心动,可当问及美容院的行医资质时,美容师却变得支支吾吾。“他们语焉不详的回答让我有些警惕,暂时搁置了这些医美项目,现在想想还挺庆幸。”
    “消费者要选择具有经营执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美机构,还要对医护人员的资质进行检查、核实。”北京市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长乐表示,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美容医疗机构及开设医疗美容科室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未向登记机关备案的医疗美容项目。
    “医疗美容项目必须由主诊医师负责或在其指导下实施,负责实施美容外科项目的主诊医师除应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外,还应具有6年以上从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胡长乐说,“顾客有权利要求医美机构内医生出示其医师执业证书和医师资格证书,在充分了解机构和人员资质和手术风险后再踏上变美之路,不失为安全之方。”
    “买买买”停不下来?小心掉进“消费主义”陷阱
相关文章
<a class="__yjs_email__" href="/cdn-cgi/l/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题:“全民拍”@年轻的你 请查收这份“避坑指南”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杨仕彦、林光耀、朱文哲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
阅读: 185
“3·15”晚会不平静!瘦肉精屡禁不止,
一年一度的打假日来袭,看看有哪些造假事件和上市公司浮出水面? 央视315点名,瘦肉精屡禁不止 今年3月15日,是第38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一年一度的...
阅读: 80
安徽池州:6岁男童摔入铁轨 车站民警紧
中新网合肥5月3日电 (童革苗)3日10时许,安徽池州站4号站台,一名6岁男童不慎从站台跌落,摔入铁轨。G8337次列车乘警发现险情后,第一时间会同池州站派...
阅读: 194
热门文章
-
1.<a class="__yjs_email__" href="/cdn-cgi/l/
- 1

- <a class="__yjs_email__" href="/cdn-cgi/l/
- 2021-05-04
- 1
-
2.国常会分解《政府工作报告》任务:促就
- 2

- 国常会分解《政府工作报告》任务:促就
- 2021-05-04
- 2
-
3.“3·15”晚会不平静!瘦肉精屡禁不止,
- 3

- “3·15”晚会不平静!瘦肉精屡禁不止,
- 2021-05-04
- 3
-
4.安徽池州:6岁男童摔入铁轨 车站民警紧
- 4

- 安徽池州:6岁男童摔入铁轨 车站民警紧
- 2021-05-04
- 4
-
5.平台经济消费者权益保护新挑战:算法运
- 5

- 平台经济消费者权益保护新挑战:算法运
- 2021-05-04
- 5
-
6.一季度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就地过年
- 6

- 一季度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就地过年
- 2021-05-04
- 6
-
7.北京铁警“五一”为旅客排忧解难 找回价
- 7

- 北京铁警“五一”为旅客排忧解难 找回价
- 2021-05-04
- 7
-
8.“全行业缺芯是事实,可能持续两三年”
- 8

- “全行业缺芯是事实,可能持续两三年”
- 2021-05-04
- 8
-
9.《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促就业、稳
- 9

- 《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促就业、稳
- 2021-05-04
- 9
-
10.A股也打假!这些公司即将退市,业绩下滑
- 10

- A股也打假!这些公司即将退市,业绩下滑
- 2021-05-04
- 10
热门图文
-
央行为什么突然送了市场5000多亿?
2021-03-22
-
印花税创新高,今年前两月税额暴增90%,
2021-04-20
-
威海驶往大连的一滚装船发生燃爆 事故原
2021-04-21
-
印度上千村民互扔牛粪送祝福!
2021-04-22
-
安利全面聚焦大健康赛道,让健康看得见
2021-04-22
-
中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2018年务虚扩
2021-03-22
